國內油價或迎“二連降”

作者 | 秦志偉  

2023年10月24日 08:26  

本文809字,約1分鐘

24日24時國內成品油新一輪調價窗口將開啟。綜合機構觀點來看,油價有望迎來“二連降”。

本輪計價周期以來,國際油價呈現跌后反彈的走勢。截至北京時間23日中午12時,WTI原油期貨本輪計價周期內累漲超1%;布倫特原油期貨本輪計價周期內累漲4%左右。但均價較上一周期仍有回落。

金聯創分析,本輪周期內,影響油價走勢的主要因素有三點:一是,周期伊始市場對巴以沖突導致石油供應中斷的擔憂逐漸緩解,國際油價一度回落;二是,市場擔心美國因伊朗參與此次沖突而加強對伊朗石油出口的制裁,原油供應或進一步收緊;三是,8月份沙特原油出口量降為近28個月來的最低水平。需求方面,各大機構紛紛上調預期,OPEC預計因石油需求達到歷史新高,四季度石油缺口將創紀錄新高。

中新經緯梳理發現,國內成品油在今年已歷經二十輪調整,呈現“十漲七跌三擱淺”的格局,汽油價格累計上漲970元/噸,柴油價格累計上漲935元/噸。此次價格若下調,將是2023年的第八次下調。

卓創資訊測算顯示,國內第9個工作日參考原油變化率為-1.40%,對應汽柴油下調幅度均為60元/噸,92#汽油、95#汽油、0#柴油均下調0.05元。本輪成品油零售限價下調若能落地,按照油箱容量為50L的家用轎車為例,加滿一箱92#汽油將少花2.5元。

隆眾資訊分析師劉炳娟也指出,預計國內汽柴油下調幅度約為80元/噸,私家車主們可以調價后再加油。

展望后市,卓創資訊認為,地緣政治影響下,市場對石油供應中斷的擔憂仍存,給予市場一定支撐,但全球經濟運行仍存在較大壓力,原油價格漲幅有限,預計下周期國際油價或呈現高位震蕩。

金聯創也表示,短期基本面亦表現平淡,尤其汽油需求因缺乏節假日提振,終端消耗持續放緩。下游接貨謹慎心態難有消散,步入下旬,主營單位銷售壓力有增無減。綜合來看,短期內成品油市場難尋有效指引,主營積極趕量為主,預計國內油價或承壓整理運行。

打開財經APP, 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更多相關評論 
打開財經APP, 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熱門推薦
打開財經APP, 查看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