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ETF被中央匯金重點買入?后續還將買哪些ETF?

來源 | 財聯社 作者 | 周曉雅  

2023年10月24日 10:30  

本文2711字,約4分鐘

隨著中央匯金公司昨日官宣買入ETF,買入多少,買入哪些產品成為市場關注的聚焦點。

一夜等待后數據出爐。Wind最新數據顯示,昨日單日規模指數ETF基金份額總額增量超過40億份,凈流入近50億元。目前,規模指數ETF最新規模為7227.42億元,由于受到凈值下跌等因素影響,規模較上周的7297.42億元,減少70億元。

image

其中,有10只產品單日基金份額增量超1億份,即華夏上證科創板50ETF、華泰柏瑞滬深300ETF、易方達滬深300ETF、富國上證綜指ETF、廣發上證科創板50ETF、易方達創業板ETF、華安創業板50ETF、易方達上證科創板50ETF、易方達中證科創創業50ETF、華夏中證科創創業50ETF。按照上述產品新增份額的均價計算,預計新增金額約為67.02億元。

雖然昨日最終的資金流入情況并不能完全代表中央匯金公司的實際買入量,具體情況或在各只基金的2023年報中見分曉。但業內人士認為,本輪來自中央匯金公司的增持在帶來邊際增量資金,也有利于穩定投資者信心。

中央匯金月內兩次大動作,被市場格外關注。10月11日宣布,中央匯金已在二級市場增持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的A股股份,總金額4.77億,并將在未來六個月繼續增持。

按中央匯金“將在未來繼續增持”口徑,后續還會有哪些增持行動,從首日增持情況來看,或也有跡可循。

規模指數ETF昨日凈流入近50億元

隨著最新數據的披露,與中央匯金公司實際買入ETF金額更接近的估值似乎也浮出水面。

Wind數據顯示,截至10月23日,規模指數ETF最新基金份額總額為4953.18億份,環比增加41.02億份,單日凈流入48.78億元,最新規模7297.42億元。有5只產品單日凈流入額超2億元。

其中,全市場規模最大的非貨ETF——華泰柏瑞滬深300ETF昨日被凈申購9.87億份,凈流入34.94億元,最新規模為1167.6億元,最新份額總額為329.77億份。易方達滬深300ETF昨日被凈申購4.3億份,單日凈流入7.28億元,最新規模為289.37億元。

此外,南方中證500ETF、華夏上證50ETF昨日呈現資金凈流出的態勢。

事實上,隨著中央匯金公司買入ETF的消息傳出后,曾有市場人士昨日猜測,規模指數ETF大概成交增加85億元,猜測中央匯金公司買入額約為100億。 而滬深300ETF被猜測得到中央匯金公司加倉概率最大,同時,上證50ETF、中證500ETF也有被可能加倉的可能性。而創業板和科創50等相關產品被加倉的概率較小。

也有市場分析稱,昨日有10只寬基EFF份額單日增長超過1億份,僅以這10只份額增長超億份的寬基ETF昨日新增份額的金額計算,合計達67億元。

多只滬深300ETF昨日出現異動

上述的猜測,主要基于當天各規模指數ETF的交投異動情況。作為全市場規模最大的非貨ETF,華泰柏瑞滬深300昨日成交額達到95.92億元,與之對應的是,該基金過去一周的日均成交額僅為45.71億元,這也意味著昨日單日的成交額高出均值一倍以上。

進一步來看,華泰柏瑞滬深300的成交額增量主要集中在昨日交易時段的最后半個小時,約為57億,占全天成交額的六成左右。這也意味著,匯金公司大概率在該產品出現加倉的跡象。而截至今年上半年末,該基金第一大基金份額持有人即為中央匯金公司。

同樣出現六成以上的集中交易還有易方達滬深300ETF。昨日,該ETF的成交額也達到11.43億元,與此前一周的日均成交額相差7.21億元,其中最后半小時成交額占比達昨日全日的60.28%。截至上半年末,易方達基金-匯金資管單一資管計劃為該基金第三大持有人。

而南方中證500ETF昨日的成交額為27.3億元,與前一周的日均成交額相差15億元左右。其中,交易時段的最后半個小時,成交額增量為13億元左右,占全天成交額的近五成。中央匯金公司也是該基金今年上半年末的第一大持有人。

中央匯金公司還是華夏上證50ETF的第一大持有人。該ETF昨日成交額與前一周的日均成交額相差超7億元,昨日收盤前半小時成交額占當天的四成以上。

華夏上證科創板50ETF昨日的成交額也與前一周日均成交額相差超過10億元,但該基金的成交額增量并未大幅集中在交易時段的后半個小時。且截至今年上半年末,該基金的持有人結構中,機構投資者的持有份額占比不足三成。

無獨有偶,易方達創業板ETF雖然昨日成交額高出均值5億元以上,但該產品昨日最后半小時成交額占全天比重卻不足20%。

除了上市的產品以外,還有易方達深證100ETF、匯添富MSCI中國A50互聯互通ETF、匯添富中證800ETF等此前被中央匯金投資及其子公司持有的產品,昨天交易時段最后半小時的交易額占比超過20%。

如何看后市行情?

華泰柏瑞基金指數投資部認為,作為“國家隊”代表,本輪來自中央匯金公司的增持不僅為市場帶來邊際增量資金,也有利于穩定投資者信心,作為典型的資本市場逆周期調控政策,更意味著國內“政策底”或充分夯實。

他們認為,數據顯示頭部寬基ETF今年以來持續獲得資金青睞,尤其8月至今,大量市場資金借道頭部寬基ETF埋伏A股全面反轉的態勢愈發鮮明。截至9月底,華泰柏瑞滬深300ETF基金規模達1200.44億元,較年初增長54.89%。

“整體而言,目前市場位置仍低,影響市場的中期因素在向好的方面變化,只是當前市場仍被下行趨勢壓制,未有賺錢效應,缺失向上突破的推動和催化。”他們表示,在市場磨底的過程中,觀望資金有望隨著積極因素的積累和內外擾動的緩和逐步入場,預期扭轉的行情蓄勢待發,滬深300一方面與經濟基本面相關性較強,另一方面對A股的代表性也較強,階段性戰略價值尤其突出。

博時基金經理尹浩在近日舉辦“把脈市場,科創中國”四季度投資分享沙龍上表示,在長期投資價值角度方面,科創100指數研發投入強度高,2022年研發費用占營收比重超過10%,有望支撐未來業績的高增長,有利于助力科創板市場的長期健康發展,助力更多投資者分享我國科技創新與產業結構升級的時代紅利。

“綜合科創100指數成分股的專利數量和質量等因素來看,科創100擁有質優量足的以技術為核心的知識產權,科技創新能力尤為突出。”他認為,科創100指數的成份股所處的行業大多為發展空間廣闊的戰略新興產業。當前,科創100指數整體研發強度處于市場前列,未來隨著指數成份股逐步將創新投入轉化為實際生產力,指數亦有望迎來快速成長期。

打開財經APP, 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更多相關評論 
打開財經APP, 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熱門推薦
打開財經APP, 查看更多精彩內容